9月18日,全球一氧化氮及代謝產物研究與應用研討會暨“健康未來2025”學術會議在青島康邁臣綠色科技產業園成功召開。本次會議匯聚了中國、韓國、美國等多國知名學者與企業代表,共同聚焦一氧化氮(NO)及其代謝產物在疾病防治與健康促進中的前沿進展與應用實踐,旨在推動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為全球大健康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新生活集團安鳳洛董事長、黃在煥專務、尹碩鎮專務、李大虎社長、桂榮林常務、李海云理事、樸俐靜部長等企業代表,以及美國內華達大學里諾醫學院盧承一教授、韓國圓光大學醫學院李文英教授、釜山大學醫學院申龍一教授、全州大學醫科學學院金秀娥教授等知名學者出席會議。此外,來自韓國humanenos 的代表천현수與各企業及領域專家박원、문정인、전근식、김병식,以及來自美國的Braiden Larsen、Jose Reyes等嘉賓也共同參與研討。與會專家從分子機制、食品發酵技術、臨床轉化等多個維度,展示了一氧化氮研究的最新突破與應用前景。

會議伊始,新生活集團安鳳洛董事長致辭并表示,一氧化氮及其代謝產物作為健康領域的核心研究對象,正持續為全球健康產業提供新的科學依據與創新方向。此次研討會匯聚多方智慧,正是新生活集團積極搭建國際交流平臺、促進科研成果碰撞與融合的重要實踐。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對話,凝聚不同國家的學術觀點與產業經驗,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健康領域的突破與發展。

隨后,研討會負責人黃博士致辭,為學術研討環節拉開序幕。他表示:“這場跨越國界的學術對話,不僅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臺,更為健康領域的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是各方攜手開創未來的關鍵契機。

在學術議程中,盧承一教授率先以“miRNA 在糖尿病及其并發癥治療中的潛力”為題,提出“小分子的大未來”核心理念。他在報告中指出,miRNA 作為基因調控的關鍵分子,在實驗中已展現出逆轉糖尿病、肥胖及脂肪肝等代謝性疾病的潛力,不僅能有效控制疾病癥狀,更可從機制層面推動機體健康恢復,為代謝性疾病治療提供“從根源解決問題”的全新科研思路。

李文英教授則以“卷心菜發酵物在結腸炎動物模型中的改善作用”為主題,踐行“食物就是藥物”的研究主張。其團隊研究證實,卷心菜發酵提取物可顯著減輕腸道炎癥反應、增強腸道屏障功能,為通過日常飲食實現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生動詮釋了“藥食同源”理念在現代科研中的實踐價值。

申龍一教授分享的“發酵大蒜提取物對健康人血流的影響”研究成果,為傳統食品的現代化應用提供新方向。他指出該提取物具有調節血壓、增加腦血流量和改善末梢循環的作用。他強調,血流通暢是維持生命健康的基礎,發酵大蒜的功能化應用對預防癡呆、心血管疾病及改善睡眠和抗炎具有潛在重要意義,體現了傳統食材與現代科技融合的巨大價值。

金秀娥教授則聚焦“一氧化氮代謝物的功能潛力及多重價值”。她系統闡釋NO代謝物在皮膚再生、齲齒預防和血糖調控等多方面的健康價值,并創新性提出“NO代謝物與發酵食品結合”的研發路徑,為推進功能性健康食品的開發與應用奠定基礎。

會議期間,新生活集團與韓國휴먼에노스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一氧化氮技術共研、優質原料供應與流通、未來生產體系構建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健康產業全球發展。

未來,新生活集團將繼續發揮科研與市場之間的橋梁作用,攜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建開放共享的合作生態,全力推動前沿科學的探索與研發,同時加速成果轉化至產品應用的產業進程,讓創新科研成果真正走進生活、惠及大眾,共同守護健康未來。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