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軍事|汽車|游戲|科技|旅游|經濟|娛樂|投資|文化|書畫
我國民間素來就有“春發”的說法,意思是許多老毛病一到春季就容易復發。這不,春天剛到,痔瘡就迫不及待地“登場”了,弄得患者很是“坐立難安”。冬天時人們吃得都比較好,多脂味厚的牛羊肉使勁往肚里塞,而中醫說“冬主藏”,在漫漫嚴冬中,為了抵御寒冷的侵襲,人體毛孔是處于閉合狀態的,加之運動量很少,于是熱量無法發散出去,便在腸胃堆積起來。等到春季到來時,毛孔張開,陽氣開始向外散發,蓄積的內熱也“蠢蠢欲動”。內熱傷津,津傷液耗,當內熱下注肛門,使腸道失潤,就容易出現便秘,此時如果因排便不暢而久蹲用力,會使肛門充血,導致痔瘡便血,疼痛難忍。
痔瘡雖小危害大
這痔瘡可不能小看,如果放任其自由,除了長期便血引起貧血外,還容易引發肛裂、脫肛等較為嚴重的肛腸疾病。尤其對于女性患者來說,因為陰道和肛門是近鄰,更容易引發陰道炎、尿道炎等婦科疾病。所以,如果患了痔瘡,千萬不能大意!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mo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