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軍事|汽車|游戲|科技|旅游|經濟|娛樂|投資|文化|書畫
患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發癥。如果不控制好它,嚴重的并發癥就會危及到生命。全球范圍內每10秒鐘便有1人死于糖尿病,每2人被確診出新發糖尿病。糖尿病也呈現出低齡化的現象。國民的身體素質直接影響生產力,阻礙社會的發展進步。國家也在加緊力度建設保障人民健康的系統工程,如“治未病工程”,“瘥后防復工程”,這兩項工程是基于中醫理論的基礎之上,對預防保健措施的深化和實施。政府如此重視,我們更應該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和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糖尿病死亡的原因是死于它的合并癥上,所以在跟糖尿病抗戰了這么多年后,應該對它知己知彼,才能杜絕它的發生,才會讓我們的生命質量得到提高。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熟悉一下并發癥的種類。糖尿病并發癥主要分急性和慢性兩大類。急性并發癥主要指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和高滲性昏迷。酮癥酸中毒是I型糖尿病患者會出現的嚴重急性并發癥,病人會出現脫水、低血壓、惡心嘔吐、呼吸快速和精神異常等狀況。此外病人呼吸呈爛水果味。另一種急性并發癥,高滲性昏迷,則常見于2型糖尿病,病人會出現脫水、低血壓、惡心嘔吐、嗜睡或昏迷等狀況。但是這類病人,呼吸并沒有爛水果味。因此病人呼吸是否呈爛水果味,可以作為我們識別這兩類并發癥的一種有效途徑。
其次,與急性并發癥相比,慢性糖尿病并發癥就要復雜一些了。它主要分為微血管和大血管病變。其中糖尿病腎病是最常見的微血管病變,也是導致終末期腎衰竭的最常見原因,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很大的威脅。另外一種微血管病變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它會影響身體的不同部位。比如有些患者感受不到腳部得疼痛,在碰到一些水泡,割傷的時候就會耽誤了治療,最后就會引起非常嚴重的后果。
說完了微血管病變,我們再來看看大血管病變,在慢性并發癥中最主要的大血管病變就要數心血管疾病了。它是糖尿病致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還有可能會導致患者中風。危害性很大!我們一定要時刻引起警惕。
我們如何從自身出發,杜絕它的發生呢。需要從五點出發:飲食營養、教育心理輔導、運動、藥物、病情監測。我國形象的把它說成“五駕馬車”。如果能夠把這五匹馬“駕馭”好,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樣。
第一匹“馬”:心態
就是指糖尿病知識的健康教育和病人的心理調整,即通過學習,增加自己對糖尿病知識的了解,減少無知帶來的傷害。通過恰當調整患病之后的心態,減輕心理負擔,建立治好疾病的信心。心態好了,血糖往往更容易控制。
第二匹“馬”:飲食
指飲食療法,就是通過科學地吃東西,使糖尿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科學飲食對糖尿病的控制上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對高血壓、肥胖、脂血異常這些經常和糖尿病同時發生的疾病有控制作用。
第三匹“馬”:運動
指運動療法,就是通過科學的適量運動來讓糖尿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適當、適量的運動不但可以保證血糖不升高,還可以對高血壓、肥胖、脂血異常等有控制作用。
第四匹“馬”:藥物
指根據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制定的藥物治療方案。有了教育和心理調整、飲食控制和運動治療后,若血糖控制還不理想,就需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制定一個合理、安全又適合于個人的用藥方案了。當然自己也要懂一些基本的用藥知識。
第五匹“馬”:病情監測
指科學的病情監測,血糖監測是糖尿病治療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除此以外,還要監測體重、血壓、血脂等指標。根據這些指標的監測結果,醫生和病人自己才能知道病情控制得好不好,以便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餐后2小時血糖是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獨立預測因子。如果長期餐后高血糖>10.0mmol/L(即餐后高血糖)就會顯著提高并發癥尤其是大血管并發癥的風險。因此餐后高血糖需要連續多次監測,并且把數據填入專業的表格當中,這樣就確定是哪一餐導致的血糖升高,從而針對性的減少該餐的食量,或者更改食物種類,同時對應增加餐后運動量。
合作網站:新浪中醫
(責任編輯:mo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