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軍事|汽車|游戲|科技|旅游|經濟|娛樂|投資|文化|書畫
4.現代坐位分娩的方法
由于各種不同形式的坐式產床的出現,產床的靠背部分可調節,在分娩過程中可根據宮縮、胎兒下降程度適當調整靠背的角度。其優點為:(1)產婦用力得當,用力時與產軸一致,故比傳統的分娩體位可縮短第二產程;(2)可減少新生兒窒息。
5.其他
分娩姿勢還有其他很多種如半坐臥位,站立位、蹲位。
半坐臥位:墊一些枕頭等在膝蓋和背部后面,半坐,然后張開雙腿。
對分娩姿勢要有正確的理解
在整個分娩的過程中,準媽媽不可能始終保持著一種姿勢。在分娩的第一產程里,醫生總是盡量鼓勵準媽媽們多活動來減少或緩解分娩時的疲勞。目前所說的分娩姿勢僅是指寶寶即將娩出時媽媽所采取的姿勢,即快進入或是在第二產程的姿勢(完成第二產程僅需要1個小時-2個小時)。
1.分娩姿勢局限性
在分娩時選擇了合適的姿勢,的確可以減輕準媽媽的痛苦。但并不是所有的準媽媽都可以采用自由的分娩方式。有很多準媽媽在目前的科學技術條件下還不能自己選擇分娩姿勢:(1)頭盆關系有異常情況的。(2)有產前并發癥的,如胎膜早破、胎位不正、產前感染、出血等。(3)有妊娠合并癥的,如高血壓、心臟病等等。
2.分娩姿勢需要專用設備
分娩姿勢不能單純理解為準媽媽在分娩時就可以站著、躺著、或泡在水里生寶寶。例如選擇坐式分娩姿勢分娩需要在各種立式姿勢分娩床上進行,這種可以自動調整的產床給分娩提供了很大幫助。而在水中分娩時,產婦需要躺在特殊的浴缸中,這種浴缸對消毒和恒溫設施的要求相當高。購買這些專用設備需要付出高額的費用,讓很多醫院難以承受。
3、選用分娩姿勢的培訓
分娩時最讓醫生擔心的就是胎兒即將娩出的時刻,因為,這是最容易造成媽媽和寶寶損害的時候,需要醫生和準媽媽默契的配合才能確保安全。而新的分娩姿勢對醫生和準媽媽都是陌生的,需要數天、數周甚至數月前就要開始培訓。
有關分娩姿勢的誤區
誤區1:分娩姿勢決定順產
決定準媽媽能否順產,主要取決于分娩時的4個條件:即分娩4要素(產力的強度、產道寬敞度、胎兒的大小和精神因素)。只有這4個因素相互適應了,順產才有可能。若其中任何一個有問題,難產就可能發生。從醫學角度上說,如果順產的條件符合了,那么什么姿勢都能順產。若靠特定的姿勢才能完成的分娩,還不能稱之為順產。
(責任編輯: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