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一場身心的狂歡。盛宴連軸、熬夜刷視頻、旅途奔波…… 原本的規律生活被輕易打破,您的血糖,或許也因此受到影響。
尤其對于血糖本身就偏高的朋友,節后及時監測血糖至關重要!如果監測發現血糖偏高,怎么辦?匯集了儒、釋、道、醫四大養生流派精華的通絡養生八字經——通絡、養精、動形、靜神,從飲食、運動、起居三個維度構建調理體系,助力您節后血糖管理:
一、飲食篇:通絡調糖,健脾運津
中醫理論認為,脾主運化,為后天之本。食物在脾的運化作用下轉化為精微物質,再將其布散至心、肺、頭、目乃至全身。這個過程涉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物質在體內的吸收和代謝,而其中也有胰腺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胰島素、胰蛋白酶等物質參與糖脂代謝過程。
中醫絡病理論指出,脾失健運,津液代謝失常會產生“痰濕”,痰濕堆積在絡脈里,讓血流通不暢,最終造成淤血阻絡,出現臟腑、四肢、胃腸、心腦血管等功能受損的癥狀表現。因此,中醫絡病理論提出了“從脾論治”消渴癥(2型糖尿病)的新觀點。
由此可知,無論是健康人群,還是血糖高人群,要想把血糖管理好,提升脾的運化功能、通脾絡、運脾津都是重要步驟。
節日里肥甘厚味(高糖、高脂、高熱量食物)的過度攝入,易損傷脾臟,耗傷陰津。節后飲食補救策略不妨這么做:
1、回歸“清淡飲食”:立即恢復三餐定時定量,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攝入。主食選擇上,增加燕麥、蕎麥、糙米等粗雜糧的比例,它們升糖指數低,富含膳食纖維,能延緩糖分吸收。
2、善用“藥食同源”之品:多吃山藥、山楂等藥食同源的健脾食材。可用山藥、薏苡仁、芡實煮粥,健脾祛濕,幫助恢復脾胃運化功能。
3、智慧選擇,健脾運津:血糖高的朋友口渴時盡量不要喝果汁等糖分較高的飲料,除了喝白開水、茶,可以適當飲用具有調節血糖功能的植物飲料。在今年入圍第七屆iSEE全球食品創新獎的津力旺飲料,就是不錯的選擇。
津力旺飲料是一款經藍帽認證的保健食品,它不含糖且能調節血糖。產品組方以通絡養生八字經為指導,以“健脾運津、益氣養陰”為原則,精選山楂、山藥、烏梅等六味天然中草藥成分,按照中醫藥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讓藥材各司其職,發揮作用,最終達到調節血糖的目的。

二、運動篇:適當運動,提升代謝
假期很多人宅在家中,秉承“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的休息模式。長時間靜止不動,會使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效率降低,餐后血糖更容易升高。假期過后,應盡快恢復運動,并做到以下幾點:
1、從和緩開始:“動形”理論指出“勞勿過極”,節后不宜立即進行高強度運動。建議從散步、慢跑、太極拳、中華通絡操等和緩運動開始,關鍵在于“堅持”而非“強度”。每日堅持30-40分鐘,微微汗出為佳,有助于恢復身體代謝節奏。
2、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這樣更容易堅持,且不傷身。
3、堅持規律運動:每周進行3~7次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2~3次抗阻運動,以及2~3次柔韌性訓練。
4、注意運動安全:血糖≥16.7mmol/L 或<3.9mmol/L時禁止運動,在運動前后監測血糖。
三、起居篇:靜心安神,規律起居
血糖水平與睡眠同樣息息相關。節假日期間,很多人因為旅途奔波、娛樂聚會等造成睡眠規律打亂。缺乏睡眠或睡眠質量差會導致胰島素抵抗,保障充足的睡眠以及提高睡眠質量對于血糖的調節非常重要。節后調整作息,注意以下幾個細節:
1、重建“子午覺”節奏:力爭在晚上11點(子時)前入睡。中午11點至下午1點(午時)可小憩15-30分鐘,閉目養神,能有效恢復下午的精力。
2、保證充足睡眠:建議每天保持7-8小時的睡眠時間。
3、睡前避免思慮:“靜神”理論強調,要想獲得高質量的睡眠,關鍵在于讓躁動不安的“神”靜下來。睡前思慮過多,容易擾亂心神,造成失眠、夢多等睡眠問題。
假期過后,在中華通絡養生八字經(通絡-養精-動形-靜神)的智慧指導下,通過積極的自我管理,我們能科學、有效地進行節后補救,助力血糖自然回歸平穩。如果血糖仍然很高或者波動較大,建議盡快就診,在醫生的幫助下良好控制血糖。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