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由中國醫院協會主辦的“2026首都國際醫學大會——價值健康共建體協同發展核心專家座談會”在北京國二招賓館成功召開。本次會議是在2025年9月首都國際醫學大會正式啟動“價值健康共建體”基礎上,為推動該倡議從理念共識走向實質運作而召開的首次核心專家會議。會議匯聚了來自全國醫療衛生領域的權威專家、醫院管理者、高校科研機構負責人及產業界代表,圍繞“價值健康共建體”的核心理念、任務領域、實施路徑與組織機制展開深入研討,標志著共建體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高規格會議凝聚行業共識,共建體建設深化推進
會議由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劉福東主持,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田家政致開幕辭。田家政強調,“價值健康共建體”倡議自2025年9月首都國際醫學大會發布以來,已進入深化推進階段,本次座談會旨在進一步凝聚智慧、明確方向,為2026年大會奠定堅實基礎。

北大醫療集團、平安健康險黨委書記、董事長朱友剛應邀作題為《共建共享 健康共進 價值共生——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全面落地》的專題報告。他系統闡述了“價值健康共建體”的全球背景、核心內涵與實施路徑,指出該倡議旨在通過資源整合、責任共擔、利益共享,打造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場景的健康服務新生態。
朱友剛:構建價值健康新范式,推動三大領域協同突破
朱友剛在報告中指出,全球正面臨老齡化加劇、慢病負擔加重、醫療成本持續上漲等嚴峻挑戰。他以詳實數據說明,中國已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疾病防控與醫保支付壓力日益增大。在此背景下,推動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結果為中心”的體系轉型尤為迫切。

他提出,“價值健康共建體”以四大核心內涵與三大關鍵領域為基本框架。四大內涵包括以資源整合為基礎、以責任共擔為要義、以利益共享為核心、以科研創新與人工智能為驅動力量;三大關鍵領域則聚焦于“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場景”的健康服務生態體系建設、科研轉化平臺構建和醫療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態培育。
朱友剛進一步闡釋,共建體將圍繞三大核心領域,系統設計多項重點任務,推動形成五類重要成果,包括專業指南與標準制定、人才隊伍建設、創新產品研發、模式推廣復制和成果驗證評價,并通過多方主體協同參與的實施機制,確保項目落地見效。
多方專家建言獻策,共繪健康中國新藍圖
在專題討論環節,多位核心專家圍繞“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建設”“科研轉化與醫工融合創新”“醫療人工智能大模型治理推廣”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黨委書記管仲軍指出,應從醫學模式重構的角度推動“價值健康”理念落地,強調從“原因導向”向“結果導向”轉變,構建以健康為核心的醫學價值觀。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秦凈提出,共建體應明確組織層級與落地機制,建議以試點省份或醫院為突破口,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
中國醫院協會醫療質量與患者安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韓丁呼吁,共建體應聚焦“小切口、大作為”,以具體疾病為抓手,推動醫教研產保協同突破。
河北省醫院協會會長、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喬治斌分享了醫院在人工智能與商保融合方面的實踐,提出通過大數據模型預測居民健康支付趨勢,為健康管理提供新思路。
組織保障與運行機制明確,共建體邁入實質運作
朱友剛在報告中進一步介紹了共建體的組織架構與運行機制。中國醫院協會將牽頭成立“價值健康共建體委員會”,下設核心領域建設組,由協會、醫療機構、高校、企業等多方代表共同參與。運行機制將圍繞會議組織、統籌協作、決策規則與經費保障四大板塊,采取“市場化運作+公益化補充”的模式,確保項目可持續推進。
會議期間,中國醫院協會常務副會長毛群安主持了“價值健康共建體核心專家”聘書頒發儀式,

標志著共建體專家庫正式建立,為進一步推動項目實施提供了智力支持與組織保障。
以協同創新引領健康未來
本次座談會的成功召開,是“價值健康共建體”從理念共識走向實踐推進的重要里程碑,也為我國醫療衛生體系轉型升級提供了新范式。北大醫療集團作為發起單位之一,將與各方攜手,以“共建共享、健康共進、價值共生”為宗旨,持續推進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科研轉化與人工智能三大領域的深度融合,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戰略目標貢獻行業力量。
未來,共建體將逐步輸出行業指南、創新產品、人才隊伍與可復制模式,努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健康方案”,讓“價值健康”理念真正惠及億萬民眾。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