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期間,若出現身體不適,如突發疾病、意外受傷,需及時就醫,但不少人會因“不知道去哪看病”“擔心醫院放假”延誤治療。掌握應急就醫知識,快速找對醫療資源,能為救治爭取時間,保障健康安全。

首先明確“醫院接診情況”。“雙節”期間,所有公立醫院均正常接診,急診科24小時開放,門診按節假日排班(通常會提前在醫院官網、公眾號公布),無需擔心“醫院放假看不了病”。若需看專科門診,如眼科、口腔科,可提前通過醫院官網、公眾號或電話查詢接診時間,避免跑空;若只是輕微不適,如感冒、咳嗽,可前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少便捷,避免占用三甲醫院醫療資源。

其次根據“病情緊急程度”選擇就醫地點。若出現緊急情況,如突發心梗、腦梗、呼吸困難、劇烈頭痛/胸痛/腹痛、嚴重外傷等,需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前往最近的三甲醫院急診科,這類醫院設備齊全、救治能力強,能應對復雜急癥;若病情較緩,如慢性疾病復發(如高血壓、糖尿病血糖波動)、輕微外傷(如擦傷、扭傷),可前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二級醫院,既能得到及時治療,又能減少排隊等待時間;若兒童生病,建議前往兒童醫院或綜合醫院兒科。

就醫前做好“準備工作”。攜帶身份證和醫保卡,方便掛號;若有既往病史,如高血壓、糖尿病,需攜帶病歷本、近期檢查報告,讓醫生快速了解病情;若服用藥物,可攜帶藥盒,告知醫生用藥情況,避免藥物相互作用。同時,提前通過醫院公眾號、支付寶 / 微信“掛號平臺”預約掛號,減少現場排隊時間;若前往急診科,無需預約,直接到急診科分診臺登記就診。
此外,需注意“就醫途中防護”。若因疑似呼吸系統傳染病就醫,如發燒伴咳嗽,需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可選擇自駕或打車,減少交叉感染風險;就醫過程中遵守醫院規定,配合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就醫后按醫囑用藥,必要時復診,若癥狀加重或出現新的不適,需及時再次就醫。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