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癌癥年輕化的趨勢日益顯著。國家癌癥中心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間,我國30~39歲人群的肺癌發病率增長了64%,45歲以下患者占比超11%。在年輕女性群體中,甲狀腺癌發病率過去十年增長近5倍;乳腺癌在青年女性中的年均增長率達3%~4%,30歲以下患者占比從2010年的5%升至2022年的12%。
◎浙江大學醫學院聯合5所高校開展的篩查研究表明,每約400名無癥狀年輕人中就有1人通過低劑量螺旋CT(LDCT)檢出早期肺癌,這些患者因及時干預,后續身體狀況良好。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常規健康體檢時段,這是一次全面了解自身健康狀況的好機會。但有一些人尤其是一些年輕人忽視體檢的作用,或是出于逃避心理,選擇不參加體檢。這種心態和做法很可能錯失發現疾病的最佳時機,從而留下難以彌補的遺憾。
數據顯示,63.6%的18~35歲青年害怕看體檢報告,62.6%因壓力大怕查出問題,60.9%坦承“作”得太多。這種矛盾心理背后,是年輕人對健康的“薛定諤式”認知:只要不體檢,疾病便處于“既存在又不存在”的量子態。
北京某高校23歲的畢業生小梁,從未進行過正規健康體檢,就連基礎的胸部X線檢查也沒做過。在持續胸悶兩個月后,她走進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接受了人生第一次肺部CT檢查,結果被診斷為晚期肺癌。這并非個例,河北30歲女青年小鄭在懷孕期間背痛、胸悶憋氣,醫院的多學科會診診斷她為肺癌伴胸椎病理性骨折脊髓壓迫。還有一位同樣在解放軍總醫院接受治療的高中生小吳在16歲時被確診為伴ALK基因融合變異型肺癌,不得已中斷了高中學業接受肺癌規范治療。
如今,癌癥年輕化的趨勢日益顯著。國家癌癥中心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間,我國30~39歲人群的肺癌發病率增長了64%,45歲以下患者占比超11%。在年輕女性群體中,甲狀腺癌發病率過去十年增長近5倍;乳腺癌在青年女性中的年均增長率達3%~4%,30歲以下患者占比從2010年的5%升至2022年的12%。這些數據背后,是一個個被疾病改變的人生。
早發現有多重要?從肺癌說起
肺癌的一大棘手之處在于早期往往毫無癥狀。當患者出現刺激性干咳、痰中帶血等癥狀時,腫瘤很可能已發展至中晚期。早期肺癌患者若能及時發現并治療,術后恢復情況大多十分理想。例如浙江大學醫學院聯合5所高校開展的篩查研究表明,每約400名無癥狀年輕人中就有1人通過低劑量螺旋CT(LDCT)檢出早期肺癌,這些患者因及時干預,后續身體狀況良好。而一旦病情發展到晚期,治療難度會大幅提升,不僅治療費用高昂,患者還需承受巨大的身心痛苦。
以小梁為例,若她能在日常健康體檢中通過低劑量螺旋CT篩查,或許就能在肺癌早期發現病變并及時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肺癌早期,癌細胞可能僅局限于肺部小區域,此時可以通過手術切除等治療手段徹底清除癌細胞,患者基本能恢復正常生活。但到了晚期,癌細胞可能擴散至骨骼、肝臟、大腦等身體其他部位,治療變得復雜艱難,往往需要綜合運用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多種手段,即便如此,治療效果也難以盡如人意。
不只肺癌,其他癌癥如甲狀腺癌、乳腺癌等也是如此。21歲的小尹在單位入職健康體檢時發現甲狀腺腫物,最終確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由于癌組織侵及背膜和甲狀腺峽部,且高度懷疑周圍淋巴結已轉移,只能接受左側甲狀腺根治術、右側甲狀腺全切術以及頸部淋巴結清掃術。術后,小尹不僅要接受碘-131治療,還因甲狀腺功能減退,需長期依賴藥物維持身體機能。倘若小尹能更早進行健康體檢,在癌細胞未大面積擴散時發現病情,手術范圍會更小,對身體的損傷也會降低,恢復起來相對容易。
總之,定期健康體檢是早期發現癌癥的重要途徑,切不可因怕麻煩或心存僥幸而忽視。
健康體檢中的輻射,真有那么可怕嗎?
很多人逃避健康體檢,一個重要原因是擔心體檢中的輻射會傷害身體,尤其是CT等檢查項目。確實,過量輻射對人體有害,可能增加患癌風險。但健康體檢中的輻射劑量真會威脅健康嗎?
以低劑量螺旋CT為例,它是發現早期肺癌的“金標準”。雖然有一定輻射,但其輻射劑量很低,約為常規CT的1/4到1/5,每次檢查輻射劑量通常在1~2毫西弗之間。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標準,人體每年接受輻射劑量不超過100毫西弗時,對健康影響可忽略不計。也就是說,每年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CT檢查,所接受的輻射劑量遠低于安全閾值,基本不會損害身體。與低劑量螺旋CT的輻射風險相比,肺癌的危害大得多。若因害怕輻射拒絕低劑量螺旋CT檢查,錯過早期發現肺癌的機會,面臨的將是更復雜痛苦的治療過程。
健康體檢中的超聲檢查、血液檢查、體格檢查等項目都無輻射。
女性應該重視哪些健康體檢項目?
在癌癥年輕化的當下,女性更應重視健康體檢,借助科學的體檢項目,及時察覺潛在的健康問題。
體格檢查:包括身高、體重、血壓、心率、視力等基礎檢查。這些看似普通的檢查,能評估基本身體狀況。通過計算身體質量指數(BMI),可判斷是否超重或肥胖,而超重和肥胖與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多種癌癥發生風險增加相關。同時,血壓、心率異常也可能暗示身體存在其他健康隱患,不可輕視。
超聲檢查:包括甲狀腺超聲、乳腺超聲、婦科超聲。
甲狀腺超聲:近年來甲狀腺癌發病率增長迅速,通過超聲掃描,能排查是否有結節、囊腫、炎癥等病變,對早期發現甲狀腺癌意義重大。
乳腺超聲:它是檢查乳腺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尤其對乳腺組織致密的年輕女性,檢查價值更高。它也是早期發現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腹部超聲:很多腹部疾病早期無明顯癥狀,腹部超聲能及時發現囊腫、結石、腫瘤等病變。
婦科超聲:已婚女性經陰道超聲能更有助于精準發現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常見婦科疾病;未婚女性可選擇經腹部超聲檢查,同樣能有效篩查。
婦科專項檢查:陰道分泌物檢查,能快速準確判斷是否患有陰道炎。若不能及時治療陰道炎可能引發上行感染,導致盆腔炎等更嚴重的疾病,影響生育能力。
宮頸癌篩查,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TCT)和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測,兩項檢查配合,能在早期高效發現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
低劑量螺旋CT:對于肺癌篩查,尤其是有肺癌家族史、長期接觸廚房油煙、二手煙暴露等高危因素的女性,低劑量螺旋CT是必不可少的檢查項目。它能識別3毫米的微小結節,對早期周圍型肺癌的檢出率是傳統胸片的4~10倍,是早期發現肺癌的關鍵手段。
上海仁愛體檢中心主任提醒:“體檢不是為了宣判,而是為了武裝自己。定期體檢應成為健康防御戰的‘雷達系統’。”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