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軍事|汽車|游戲|科技|旅游|經濟|娛樂|投資|文化|書畫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互相送粽子以紀念這一天。現在的粽子種類真的是越來越多,為了滿足眾多的口味有咸的、甜的、葷的、素的,但琳瑯滿目的粽子并非人人能吃,粽子雖香,但不能肆無忌憚地吃,小編提醒,吃粽子也要講究方法,才能享受節日。
1、粽子應趁熱吃,加了油脂、肉、蛋黃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對于消化能力差的人來說尤其要注意。有些質量差的糯米在冷后會有變硬現象,五谷雜糧粽子冷后的回生現象更明顯。
2、粽子屬于主食,三餐都可以吃,早餐甚至更合適。因為早餐通常食欲不振,飲食數量較少,清香溫熱的粽子吃起來又方便,又讓人心情大好,一上午感覺都很幸福。
3、素粽子的熱量沒有傳說中那么高,但畢竟屬于糧食,吃了粽子就要相應減少米飯、饅頭、面條等主食,否則會帶來過多的淀粉引起體重上升,還可能過于飽脹引起消化不良。一般來說吃一個大粽子減一小碗米飯即可。
4、粽子不宜作為一餐當中的唯一食品,一定要配一些菜。因為消化快,血糖上升迅猛,下降也比較快。一旦餓了,會感覺餓得特別強烈。如果多吃些蔬菜來配合,吃粽子之后就不會有這么強的饑餓反應。糖尿病人更要注意,因為他們的血糖控制能力本來就差,特別容易大起大落。
5、熱糯米本身雖然好消化,但和油膩的配料混在一起,比如肥肉、蛋黃等,消化能力差的人可能會感覺不舒服,另一部分人則容易上火。所以消化不良的人吃粽子宜選清爽的北方小棗粽子,也不宜配太油膩的菜。對于容易上火的人來說,不宜配促進身體發熱的牛羊肉類、油炸食品和過辣的菜。蔬菜、豆制品和不油膩的魚類最宜。
6、因體質不同,胃酸過多的人吃甜粽子可能不舒服,有燒心感,吃咸味的肉粽略好一些,少量粽子配合較多的蔬菜也會好一些。
節后不要一味在家睡覺休息,盡量多外出郊游、打球或游泳,這都是促進體內暢通的好方法。上班族每天快走30分鐘,最好每天做一套健身操,能夠幫助促進新陳代謝,使體內的垃圾通過流汗、排便徹底釋放。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