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 張巧俊 教授
腦卒中,也稱“中風”,包括腦出血和腦梗死兩大類”疾病,被稱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該疾病不僅致殘率、死亡率高,還給患者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許多患者得病后的治療往往是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效果仍不盡如人意,常陷入“一人中風,全家癱瘓”的困境。
2025年10月29日是第20個“世界卒中日”,今年世界卒中日主題是“盡早識別,立刻就醫”。本次活動旨在提升公眾對腦卒中的認知,推動建立“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的健康理念,呼吁全社會共同關注卒中防治,抓住救治黃金時間。

【科普講堂】:腦卒中的兩大核心危害!——不可不知
危害一:“五高”威脅,負擔沉重
·發病率高:發病人群廣泛。
·復發率高:一次發病后,再次復發風險大。
·致殘率高:極易導致不同程度的功能殘疾。
·死亡率高:嚴重威脅生命
·經濟負擔高:長期治療和照護費用巨大。
危害二:癥狀急重,生活質量驟降
起病急劇,進展迅速,可導致肢體癱瘓或麻木疼痛、言語不清或失語、吞咽困難飲水嗆咳、認知障礙甚至癡呆、精神情緒異常、大小便失禁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給患者家庭帶來照護和經濟雙重壓力。
【科普講堂】:腦卒中早期識別“120”——立刻就醫
1.看臉:雙側不對稱,口角歪斜;
2.看胳膊:雙臂平行舉起,一側無力下垂;
3.聽說話:言語含糊不清,或表達不清、理解不能。
發現任何一個突發癥狀,立即撥打120,緊急就醫。

【科普講堂】:預防腦卒中措施有哪些?——堅守防線
1.注重健康生活方式(所有人的基礎預防)
戒酒或減少酒精攝入量,堅持運動,定期進行卒中危險因素的自我篩查;超重或肥胖患者應減重。
2.嚴格控制危險因素(患有相關疾病者的核心策略)
積極治療有關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高脂血癥等,接受專科醫生建議,遵醫囑藥物治療。
3.堅持科學藥物治療(針對特定人群的預防復發)
對于既往有腦卒中病史者,堅持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栓藥物,心房纖顫患者堅持口服利伐沙班、達比加群、華法林等抗凝藥物。用藥期間注意觀察有無皮膚瘀斑、鼻出血、牙齦出血等出血癥狀,如果有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
高血脂患者的患者宜長期使用降脂類藥物,如他汀類藥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依折麥布等。他汀類藥物不僅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還有穩定斑塊的作用,不同人群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目標不同,極高危人群控制在1.8 mmol/L以下。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肝腎功能損害和肌酶升高,應定期檢查相關指標。
【科普講堂】:腦卒中康復意義何在?——重拾自信
80%的腦卒中幸存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如失語,言語不清,記憶力減退,思維交流障礙,吞咽困難甚至無法進食,偏癱或四肢癱,偏身麻木和疼痛等,以及并發癥痙攣、肩痛、下肢靜脈血栓、營養不良、肺部感染、褥瘡、抑郁焦慮,等,由于生活不能自理,給個人、家庭帶來極大的負擔。康復治療是腦卒中后功能障礙唯一有效的方法。早期、正規、全面的康復治療,不僅能夠最大程度地恢復患者的肢體功能、語言功能,而且能夠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減輕家人護理負擔,最大限度地恢復工作能力,最終能夠正常地回歸家庭、回歸社會。
【科普講堂】:腦卒中后什么時候開始進行康復治療?——越早越好
康復治療應盡早開始,一般在患者生命體征穩定、病情不再進展后的 48 小時即可開始康復介入。及時、規范的康復訓練和治療,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改進患者預后,提高生活質量,縮短住院時間和減少患者花費。

【科普講堂】:腦卒中患者康復治療方法有哪些?——功能恢復
1.運動療法:用于恢復偏癱患者的運動功能,恢復患者步行能力。包括①床上訓練:包括翻身、坐起、移動等動作的訓練,以提高患者的體位轉換能力和平衡能力。②關節活動:通過被動、主動和助力運動,維持和改善關節的活動范圍,預防關節攣縮。③肌肉力量訓練:根據患者的肌力水平,選擇合適的訓練方法,如等長收縮、等張收縮、等速收縮訓練等。④平衡和步態訓練:通過平衡板訓練、重心轉移訓練、下肢機器人訓練等,提高患者的平衡和協調能力,改善行走功能。很多康復治療設備應用于運動康復,如康復訓練機器人,電動站立床、下肢智能反饋訓練設備、減重步態系統、情景模擬訓練系統等等。
2.作業療法:由作業治療師針對偏癱患者上肢運動能力、協調性和手的精細活動進行的康復治療,目的是恢復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如訓練患者穿衣、洗漱、進食、如廁等基本生活技能,提高自理能力。針對偏癱患者手部功能障礙,進行抓握、捏取、書寫等訓練,恢復手部精細動作能力。
3.物理治療:物理因子治療、神經肌肉電刺激、功能性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和、重復經顱磁刺激,經顱直流電等,以及近年發展的腦機接口技術。
4.言語治療:由言語治療師對伴有言語功能、認知功能或失語癥、失讀失認的患者進行一對一的治療,以改善患者的言語溝通能力。
5.吞咽障礙的評估與治療: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發生率高達37%~45%,有13%~18%的患者在首發卒中后6個月仍存在持續性吞咽障礙。卒中后吞咽障礙會導致患者發生吸入性肺炎、脫水、營養不良,從而延長住院時間,增加出院后再住院率及死亡風險,嚴重影響預后。所有卒中患者均應進行吞咽功能的篩查如唾液試驗、沃田飲水試驗等,篩查陽性者均需進行臨床評估和儀器檢查。儀器檢查首選吞咽造影和吞咽喉鏡,吞咽造影和吞咽喉鏡是吞咽障礙診斷金標準。對于診斷吞咽障礙的患者,要依據評估結果給予吞咽康復訓練,具體方案因人而異。常用技術包括低頻電刺激治療、球囊擴張術、口腔功能控制訓練、吞咽手法訓練、吞咽反射及吞咽協調訓練、環咽肌肉毒毒素注射,rTMS或tDCS等。同時,食物的選擇與調制、進食指導、營養支持也非常重要。
6.針灸治療:疏通經絡,促進腦血流循環,調節神經機制,抑制興奮性氨基酸的過度釋放,從而減輕腦細胞損害,為神經功能恢復創造條件。
7.矯形支具配置:對于偏癱肢體可以配置適當的矯形支具,以阻止足下垂和肢體變形,輔助功能活動。
【科普講堂】:吞咽困難篩查方法“洼田飲水試驗”如何進行?——五級評估
洼田飲水試驗是簡單易做的吞咽篩查方法。首先先讓患者用湯匙喝水,如果發生明顯的嗆咳則無需繼續嘗試,提示存在吞咽問題。如果在第一個階段無明顯嗆咳,則讓患者在端坐位下喝下30ml的溫開水,觀察所需要的時間和是否發生嗆咳。評價標準為:1級:可一口喝完,沒有嗆咳;2級:分兩口喝完,沒有嗆咳;3級:一口喝完,有嗆咳;4級:分兩口喝完,有嗆咳;5級:頻繁嗆咳,不能全部喝完。3級以上為異常,疑有吞咽障礙,請及時到醫院康復科就診,接受專業的臨床功能評估和治療。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集臨床、科研、康復、教學于一體。設有5個專科門診和住院病房、門診治療部和住院治療部。科室目前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和陜西省臨床重點專科,科室醫療水平高,診療技術水平高,擁有完善的專業康復治療團隊,和國際一流的先進康復設備,能夠開展高水準、高要求的臨床康復醫療工作,包括神經康復、吞咽障礙康復、骨科康復、疼痛康復、重癥康復、心肺康復、腫瘤康復等多個亞專業,尤其在急危重癥,疑難疾病康復方面經驗豐富,在腦卒中、帕金森病、腦外傷、脊髓損傷和慢性肌骨疼痛康復方面獨具特色,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在這里,真正實現了預防---搶救---治療---康復一體化,提高了患者和家人的生活質量。
【學科帶頭人】:

【張巧俊】 教授,一級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西安交大名醫,從醫40多年,擅長神經系統疾病診治和康復治療,尤其在腦卒中、帕金森病、吞咽障礙康復方面經驗豐富。主編《腦卒中康復臨床實踐》,副主編《心腦疾病治療決策》《吞咽障礙康復指南》和《腦血管病康復指南》等專著,現任中國康復醫學會吞咽障礙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康復醫學質控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康復醫師分會常委、陜西省康復醫學會會長、陜西省康復醫學質控中心主任等職。榮獲全國“優秀康復醫師”、“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將帶領團隊全體醫務人員將同心同德,團結協作,開拓進取,以優良的醫德醫風、一流的技術、一流的質量、一流的服務竭誠為患者服務,努力實現人人享有康復。

地點:腦病科門診及腦血管病康復門診——綜合樓2層D區11診室
頸肩腰腿痛門診及康復理療門診——綜合樓4層C區403室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