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體的血管,如同縱橫交錯的公路網絡,負責將氧氣和營養輸送給每一個器官,尤其是我們人體的“總司令”——大腦。一旦為大腦供血的關鍵血管“堵了車”,腦細胞就會因缺氧、缺血而迅速死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腦卒中(俗稱“中風”)。
您可能知道高血壓、糖尿病是腦卒中的元兇,但有一個“隱形推手”常常被忽略,它悄無聲息地堵塞血管,那就是——血脂異常。
一、 血脂異常:血管里的“沉默殺手”
血脂,顧名思義是血液中的脂肪,主要包括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它們本身并非壞人,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但一旦過量,就會成為血管的“垃圾”。
·“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這是最危險的“破壞分子”。它就像黏稠的粥樣脂質顆粒,會鉆進受損的血管內壁,沉積下來,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血管“生銹”:這些斑塊日積月累,仿佛血管內壁生了銹,使血管壁變硬、變脆,管腔變窄,血流不暢。
二、當“斑塊”引爆腦卒中:兩種致命方式
方式一:堵死通道——“就地封路”。隨著斑塊不斷長大,血管腔會越來越窄。當它嚴重到將血管完全堵死,或者在其他誘因(如血壓波動、痙攣)下導致血流中斷,下游的腦組織就會“斷糧”,引發腦梗死。
方式二:斑塊破裂——“飛來橫禍”。這是更常見、更危險的情況。有些斑塊很不穩定,像“薄皮大餡的餃子”,容易破裂。一旦破裂,身體會誤以為血管受傷,立刻啟動凝血機制,在破裂處形成血栓(血塊)。這個血栓可能當場堵死血管,也可能脫落下來,隨血流沖進大腦,堵塞更細的腦血管,造成栓塞。這個過程突如其來,讓人防不勝防。
由此可見,管理血脂的核心,就是減少血管里的“垃圾”,穩定已有的“斑塊”,防止它們“堵路”或“爆炸”。
三、防“卒”于未然:如何管好血脂?
預防,永遠是應對腦卒中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而如何科學有效地調節血脂,傳承千年的中醫智慧為我們提供了獨特的視角——"通絡養生八字經":通絡、養精、動形、靜神。這套綜合性的養生理念,從整體出發,為現代人的血脂健康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指導。
通絡、養精:疏通體內通道,滋養生命根基
中醫認為,血脂異常與人體"絡脈"的通暢度密切相關。絡脈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的通道,當絡脈不通,就如同城市的交通要道堵塞,氣血運行受阻,脂質代謝就會失衡。
同時,中醫強調"養精"的重要性。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通過調節飲食、規律作息來滋養五臟之精,特別是與脂質代謝密切相關的脾、肝、腎三臟,能夠改善代謝功能。
動形、靜神:動靜結合,身心同調
"動形"強調“體欲常勞,勞勿過極”。適度的運動不僅能消耗多余脂質,更能促進氣血流通,幫助疏通絡脈。建議選擇太極拳、八段錦等傳統養生功法,或以嶺健康科技創編的"中華通絡操",這些運動柔和緩慢,講究形神兼養,特別適合中老年人練習。
"靜神"在現代快節奏生活中尤為重要。長期的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會影響肝的疏泄功能,導致氣機不暢,進而影響脂質代謝。通過冥想、深呼吸、音樂放松等方式保持心境平和,有助于維持體內代謝環境的穩定。
四、“通絡養生八字經”指導的養生實踐
1、膳食調養:遵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的原則,飲食定時定量,避免過饑過飽。多選用燕麥、山楂、冬瓜等具有健脾祛濕功效的食材,幫助體內脂質代謝。還可以伴餐飲用藥食同源植物飲料,輔助調節血脂,例如以嶺健康以“通絡養生八字經”為指導研發的怡夢飲料,精選酸棗、桑椹、陳皮、茯苓、菊花5種藥食同源藥材,通過“滋補肝腎、健脾寧心”,強化肝腎心脾功能,進而起到調節血脂,改善睡眠的雙重功效。

2、運動保健: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如飯后散步、晨起拉伸。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并長期堅持。
3、情志調節:建立自己的"減壓工具箱",當感到壓力時,可以通過與友人交談、戶外散步等方式及時疏導。
4、作息規律:順應自然節律,做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自我修復和代謝調整。
預防腦卒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從生活的各個方面入手。"通絡養生八字經"以其整體觀和辨證施調的特點,為我們提供了一份全面的健康生活指南。“通絡養生八字經”承載著中醫“治未病”的智慧,我們不僅能夠有效管理血脂,更能全面提升身心健康水平,達到"防病于未然"。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