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綜合征、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濕免疫疾病還無法完全根除。但是在北京這家公立三甲醫院的風濕免疫科,王德敏主任的診室卻始終與“希望”二字緊密相連。許多輾轉多地求醫無果、幾乎陷入絕望的患者找到王德敏主任時,常帶著這樣的疑問:“醫生,我的病已經十多年了,真的拿它沒什么辦法了嗎?”“主任,這個病折磨得我欲哭無淚。”醫生并非無所不能,但必定竭盡所能。王德敏主任從醫五十余年來,傾盡畢生所學,為干燥綜合征患者守護一滴淚、一口唾液,守護那些看似平常卻至關重要的生命之潤。

仁心若水,老中醫王德敏的潤燥之戰
1974年,年輕的王德敏懷揣對中醫的熱愛,進入北京中醫醫院,拜師國醫大師、風濕病專家王為蘭教授,成為其“開門弟子”。她繼承王老診治干燥綜合征的學術精髓,并融合現代醫學技術,逐步形成一套特色療法,為眾多患者帶來轉機。五十多年的臨床實踐,是她從容治病的底氣,也是患者逐漸好轉的根源。曾經干澀難忍的口眼重回潤澤,反復低熱、疲勞日漸消退,生活質量顯著提升——這一切,都是她醫者之路的最佳見證。
每天清晨,王德敏的診室外總擠滿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患者。有人甚至從新疆、內蒙古遠道而來,從不抱怨路途遙遠,只由衷感慨——“真該早點來”。改變患者對疾病的看法、點燃希望是醫者的責任,而在診斷中捕捉細節、探尋蛛馬跡,則是她的本能。“細節決定成敗”在干燥綜合征診療中尤為關鍵。王德敏常說,脈象如琴弦,浮沉遲數皆是身體的真實語言。“別人看報告,我們看人。”她以三指搭脈,便將病情掌握得八九不離十。她要攻克的不僅是干燥的黏膜,更是被疾病壓抑的希望與生活。這條抗擊干燥之路,她一走,就是五十多年。

探索創新,“九維通痹”融匯中西醫智慧
從醫五十余載,王德敏主任始終潛心鉆研,熟讀《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經典,對其中的條文爛熟于心。她在臨床中注重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不斷打磨醫術,精益求精。為攻克風濕免疫領域的一系列疑難雜癥,她既汲取千年中醫的整體觀與辨證智慧,又融合現代醫學的精準診斷優勢,逐步創立了“九維通痹”體系。該體系以中醫整體調理為核心,結合西醫明確診斷與干預手段,通過九大療法多維并進,針對性解決諸如干燥綜合征之“燥”、類風濕之“僵”、強直性脊柱之“瘀”等核心病機。
她深諳“方證對應”之道,強調“用藥如用兵,貴在精而不在多”,臨床擅于化裁古方,做到量體裁衣、一人一方。她還巧妙運用蟲類藥通絡破瘀,直達病所,解決“不通則痛”的根本問題。她倡導“先辨病,再辨證”,以八綱為綱、臟腑經絡為目,病證合參,探本溯源,實現了中西醫的真正優勢互補。“九維通痹”體系凝聚其數十載臨床智慧,在實踐中取得顯著療效,為眾多風濕免疫患者帶來希望的曙光。王德敏主任也以扎實的專業功底和卓越的療效聲名遠揚,被患者譽為“風濕克星”。

杏林布道,她讓中醫薪火惠澤萬戶千家
王德敏主任深諳“獨善其身不如廣濟天下”,不僅先后發表多篇具有影響力的學術論文,還協助王為蘭教授編寫了《中醫治療強直性脊柱炎》——這是中醫辨證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首部專著,填補了該領域的學術空白。由王主任參與主導的“強直性脊柱炎中醫治療方案”研究,相關成果榮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得到了學界廣泛認可。她還受邀作為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欄目特邀專家,進行了多場風濕病健康講座和訪談活動,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眾普及風濕病防治知識,讓中醫智慧惠及更多家庭。
縱然青絲染霜,她的步履卻愈發堅定;縱然長路漫漫,她的心燈卻愈加澄明。五十余載行醫路,王德敏主任以仁心仁術踐行著醫者的誓言,用畢生所學為患者帶去溫暖與希望,在中西醫結合診治風濕免疫疾病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書寫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醫患故事。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