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清華大學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以下簡稱“清華長庚”)援疆醫師王方明的幫扶下,新疆和田縣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團隊已成功掌握了用于治療兒童腎結石的“末端可彎曲負壓吸引鞘聯合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可獨立開展手術。
同時,團隊以該技術臨床研究為核心,系統梳理總結和田地區兒童腎結石的診療實踐經驗,學術成果獲得國際泌尿外科領域知名期刊《Urolithiasis》發表,這系該院泌尿外科發表的首篇SCI 論文。
和田縣地處南疆,兒童腎結石發病率高。王方明赴和田縣人民醫院開展技術幫扶以來,聚焦當地兒童腎結石診療痛點,開展臨床手把手教學——從術前評估結石狀況,到術中演示末端可彎曲負壓吸引鞘置入、輸尿管軟鏡操作、鈥激光碎石參數調控,再到術后并發癥處置與隨訪管理,每一個關鍵環節、細節都帶領當地團隊實操技巧。
針對兒童尿路細小、手術風險高的難點,在清華長庚泌尿外科主任李建興的指導下,王方明根據當地現有的醫療資源專門設計“術前1個月留置雙J管、術中10/12F負壓鞘聯合7.5F軟鏡碎石”的規范化流程,幫助當地醫師阿布都力克木·沙吾提等快速掌握技術要領。經過系統帶教,當地團隊逐步具備獨立手術能力,改變了以往腎結石患兒需轉診至烏魯木齊等大城市的困境。

左圖:當地醫師阿布都力克木作為助手參與負壓鞘聯合軟鏡碎石術;右圖:當地醫師阿布都力克木獨立進行手術操作
在技術落地的同時,王方明還指導當地團隊開展臨床研究,整理兒童腎結石患者的診療數據,對比分析末端可彎曲負壓吸引鞘與傳統鞘的療效差異。最終,團隊撰寫形成學術論文《兒童腎結石逆行腎內手術(RIRS)中末端可彎曲負壓吸引鞘與傳統鞘的對比研究:和田經驗分享》(《Comparison of tip-flexible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sheath and conventional sheath in pediatric renal calculi RIRS: the Hotan Experience》),獲得了國際學界的認可。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