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軍事|汽車|游戲|科技|旅游|經濟|娛樂|投資|文化|書畫
特別提醒:走出四個關于運動的誤區
面對肆虐的流感,27歲的王小姐選擇了整天悶在家里,她認為這樣能少接觸病毒;而劉女士則把5歲的兒子關在家里,更別提運動了。
專家指出,不運動、不外出,反而會傷害我們的免疫力,而錯誤的運動方式,也對提升免疫力沒有幫助,所以要走出一些關于運動的誤區。
誤區1 足不出戶可保護免疫力
很多人認為,整天待在家里,不出去與人接觸,盡量減少外出活動,就可以保護免疫力,不受病毒侵襲,但其實恰恰相反——不與外界接觸,反而會使免疫力下降。
專家指出,人體的免疫力需要外界的不斷刺激才會提高,尤其是冬季,要不斷讓身體去適應外界的氣溫變化,在戶外保持身體的運動狀態,才能使適應環境的能力加強,刺激肌體的免疫力。如果為了躲避病毒而整天不出門,不與外界環境接觸,受不到任何刺激,反而會使抵抗力下降,一出門就很容易受到病毒侵襲。
誤區2 早上運動效果最好
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一日之計在于晨,冬天也是如此,早上空氣清新,這時起來跑步、做健身操,運動效果很好,也是一天當中最適合的時間。
但其實并非所有年齡段的人群都適合早上運動,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并不適合早上運動。在冬天剛剛起床的那段時間里,人體處在沒有被喚醒的狀態,而且氣溫很低,身體機能沒有恢復,很容易出現運動傷害,例如運動性心梗或腦梗。
一般說來,所有年齡段的人群都適合的運動時間是下午3點到晚上11點,尤其是下午,氣溫相對較高,人體的生理機能經過大半天的活動,也處在較高水平,最不容易出現運動傷害。如果是健康的中青年人,可以選擇早上運動,但總體而言,建議所有人群都應在下午3點以后運動。
精彩推薦:每天上網超三小時必看常識 現代白領養生須知的幾件事
(責任編輯: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