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間,前沿生物(688221.SH)發布2025年上半年報告,實現營業收入5,863.98萬元,同比增長14.85%,歸母凈利潤同比減虧39.33%。經營穩健的背后得益于抗HIV創新藥艾可寧®的銷售增長,艾可寧®實現收入5,352.99萬元,同比增長20.45%。
報告期內,前沿生物聚焦核心產品商業化拓展及在研發管線高效推進,不斷夯實創新藥商業化與研發的全周期競爭力,同時以精細化管理提升整體營運效能,持續筑牢未來可持續發展根基。
在推進商業化方面,前沿生物構建住院-門診治療閉環,形成跨場景的品牌護城河,為持續銷售增長提供動能。數據顯示,患者出院后主動選擇艾可寧® 續貫治療的比例及平均用藥周期均得以提升,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
為持續深化艾可寧®商業化進程,前沿生物以循證醫學賦能產品拓展,基于艾可寧®的聯合治療方案相關成果獲《AIDS》《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Retrovirology》《中國病毒病雜志》等國內外權威期刊認可。同時,公司積極開展專業化學術推廣,多項研究入選全國艾滋病學術大會并引領領域發展,進一步深化艾可寧®的臨床價值與國際影響。
今年以來,秉持中短期價值兌現與長期價值創造并重的發展戰略,前沿生物持續推進“創新藥+高端仿制藥”創仿結合的研發策略,圍繞“長效抗HIV藥物+新技術小核酸藥物+高端仿制藥” 等產品領域,在慢病治療領域強化技術儲備與成果轉化能力,形成差異化產品矩陣,為可持續發展筑牢根基。
公司積極挖掘艾可寧®在不同治療領域、不同目標患者中的臨床獲益,充分挖掘其潛在商業價值,開發新的抗HIV長效藥物組合,候選化合物涵蓋整合酶抑制劑、進入抑制劑等關鍵類型,積極拓展維持治療及免疫重建不全2項新適應癥,已獲國家藥監局II期臨床試驗批件,以覆蓋更廣泛的患者群體。
在小核酸藥物領域,公司積極推進小核酸藥物技術發展和適應癥的拓展。基于長效多肽藥物與小核酸藥物的技術共通性,依托內部成熟化學合成偶聯技術,公司自主研發的小核酸遞送載體ACORDE平臺,已提交國際發明專利申請。
據了解,該遞送技術平臺經小鼠體內研究驗證,可實現小核酸分子在肝臟不同細胞的有效遞送,同時還擁有選擇性靶向肝外組織精準遞送能力,為后續肝外靶向小核酸藥物開發奠定了關鍵技術基礎。同時,為進一步鞏固在小核酸領域的技術壁壘,公司其他組織特異性肝外靶向遞送技術也處于獨立研發中。
與此同時,在小核酸藥物領域,前沿生物積極布局兼顧創新引領性與臨床可行性的差異化管線,多個適應癥正同步拓展中。隨著多條研發管線同步推進落地,充分彰顯了公司深厚的技術儲備,有望進一步鞏固在小核酸藥物研發領域的領先優勢。
在IgA腎病領域,公司布局了3款靶向補體機制小核酸藥物,FB7011、FB7013和FB7014。其中,FB7013具備First-in-class潛力,已建立放大工藝并完成GMP批次生產,預計2025年底申請IND。臨床前藥理研究推算,FB7013有望在臨床上實現每6個月給藥一針,進而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FB7011和FB7014也已提交發明專利申請,臨床前研究表明,上述兩款產品兼具高療效、高安全的競爭優勢。
針對治療血脂異常領域布局的FB7023處于臨床前藥理藥效研究階段,并計劃在2025年年底確定臨床前候選分子(PCC)。依托獨特的作用機制,該藥物有望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高風險人群提供全新治療方案,市場空間可觀。同時,為靶向血管生成素樣蛋白3(ANGPTL3)的小核酸藥物FB7022已提交發明專利申請,臨床前研究證明了其良好的安全性。
為進一步滿足慢病領域患者多樣化和精細化的臨床需求,公司在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2型糖尿病(T2DM)等內分泌領域亦布局多款小核酸藥物,目前已提交4項發明專利申請,持續在慢病領域增大投入。
高端仿制藥持續突破,也為公司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當前,治療骨質疏松產品FB4001處于發補研究階段,公司為其商業化生產開展生產設備調試、系統驗證及生產線改造等多項準備工作。化藥類貼劑FB3002已收到國家藥監局下發的《受理通知書》,且研發和生產也順利通過了國家藥監局現場核查,處于審評推進階段。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遠紅外治療貼已取得山東藥監局頒發的《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及藥械注冊證,正式獲批上市。公司將以遠紅外治療貼產品獲批上市為契機,實現疼痛管理領域商業化的精準切入,嘗試構建疼痛管理領域的患者基礎與市場渠道網絡。
未來,前沿生物將持續開發具備技術和專利壁壘、擁有差異化競爭優勢的藥物,強化技術儲備與商業化轉化能力,構建多元發展格局,蓄力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實現向高質量發展躍進。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