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疾控微信公眾號消息,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對人類健康危害嚴重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抗原性易變,傳播迅速,在學校、托幼機構和養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易發生暴發疫情。人群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流感后的臨床疾病譜表現為無癥狀感染、輕癥、重癥、危重癥和死亡,老年人、嬰幼兒、慢性病者和孕婦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為嚴重。流感的季節性流行造成較嚴重的健康負擔和經濟負擔,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經濟有效的措施。
為更好地推動我國流感疫苗的預防接種,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國家免疫規劃技術工作組流感疫苗工作組收集和整理國內外流感和流感疫苗相關的最新研究進展和科學證據,形成了《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5—2026)》(以下簡稱“指南”)。
本指南建議所有≥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的人都應接種流感疫苗。結合流感疫情形勢和多病共防的防控策略,盡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優先推薦以下重點和高風險人群及時接種:
1.醫務人員,包括臨床救治人員、公共衛生人員、衛生檢疫人員等;
2.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
3.罹患一種或多種慢性病者;
4.養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福利院等聚集場所的居住人員及員工;
5.孕婦;
6.6~59月齡兒童;
7.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
8.托幼機構、中小學校、監管場所等重點場所人群。
對于6月齡~8歲兒童,若該年齡段兒童既往未接種過流感疫苗,首次接種流感病毒滅活疫苗時,應接種2劑次(2劑次選擇同一劑型的疫苗),間隔≥4周;若該年齡段兒童既往接種過流感疫苗,則本年度建議接種1劑次。
若該年齡段兒童接種流感病毒減毒活疫苗,無論既往是否接種過流感疫苗,僅需接種1劑次。
對于9歲及以上兒童和成人,無論既往是否接種過流感疫苗,僅需接種1劑次。
通常接種流感疫苗2~4周后,可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我國各地每年流感活動高峰出現的時間和持續時間不同,為保證受種者在流感高發季節前獲得免疫保護,各地在疫苗可及后盡快安排接種工作,最好在當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免疫接種,9—10月一般是最佳的接種時間,上述時間內未接種的人群在整個流行季節都可以接種。同一流感流行季節,按照接種程序完成全程接種的人員,無需重復接種。
本指南適用于各級疾控機構、醫療機構、婦幼保健機構和接種單位等從事流感防治相關的專業人員。根據國內外研究進展,指南今后亦將定期更新、完善。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