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是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全國各地各級公立醫院緊扣醫療服務需求的新變化,推陳出新,以患者為中心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近日,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副院長牛曉宇做客人民好醫生客戶端《院長談》欄目,圍繞“以‘全周期健康管理’為引擎 改善患者就醫體驗”話題,分享了醫院的創新實踐與典型經驗。
“‘全周期健康管理’是提升群眾健康獲得感的關鍵路徑,也是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牛曉宇說,“傳統上,公立醫院多聚焦于專科化、疑難危重癥的救治,而‘全周期健康管理’則要求醫院從單純的治療場所轉變為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護者。這一轉變不僅符合國家戰略需求,也是醫院自身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方向。”
然而,公立醫院在推進“全周期健康管理”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在牛曉宇看來,技術層面的延伸服務、多學科資源整合以及健康管理類服務的收費體系建設是當前亟待突破的三大核心難點。為此,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從轉變專家思維、構建多學科診療服務體系以及搭建綜合性管理平臺等方面入手,積極探索“全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路徑。
牛曉宇介紹說,“全周期健康管理”要求專家和醫生具備相應的理念和服務的意識。醫院通過組織大量討論和培訓,引導醫務人員從整體健康的角度出發,關注患者的疾病前因后果及居家后的長期管理問題。特別是在慢病管理中,如婦科惡性腫瘤、兒童慢性腎臟疾病等,醫院鼓勵專家和醫生提供持續性的健康維護和管理服務。
“此外,為了打破學科間的壁壘,實現服務無縫銜接,醫院還建立了廣泛的多學科診療(MDT)服務體系。這一體系不僅涵蓋院內各臨床專科,還整合了院外資源,共同開展多學科服務。”牛曉宇舉例補充說,“例如在婦科惡性腫瘤的一體化診療服務平臺中,患者從就診到后續診療、隨訪的全過程均由多學科平臺管理人員提供延續性引導服務,確保患者得到全面、連續的關注。”
在搭建綜合性管理平臺方面,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也下足了功夫。據牛曉宇介紹,醫院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了多個綜合性管理平臺,如早產兒服務平臺、兒童發育健康服務平臺等,針對特定患者群體提供一站式服務。以生殖健康平臺為例,醫院將生殖內分泌、生殖醫學科、生殖男科、產前診斷及優生優育遺傳科等四大類主要科室集中在一個平臺上,實現患者一鍵轉診和一天內完成所有科室就診流程的目標。這些平臺的建立不僅提升了服務效率,也極大地改善了患者就醫體驗。同時,在信息化平臺建設過程中,醫院不斷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和流程建設。通過明確人員資質要求、組織架構及管理架構等措施,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在提取和使用患者信息時,醫院采取脫敏化處理措施,確保患者隱私不被泄露。
面對未來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挑戰與機遇,牛曉宇表示,醫院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提升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一方面,醫院將進一步優化科室布局和服務模式,以適應健康需求的變化;另一方面,醫院也將積極探索智慧醫療、遠程醫療等新型服務模式,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