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改變以及久坐、缺乏運動等生活方式影響,血脂異常的問題日益普遍。血脂異常在早期階段通常缺乏典型的臨床癥狀,不少人是在進行健康檢查時才發現有相關問題。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非特異性的身體感受,如頭暈、乏力、精神不振等,可能提示身體代謝需要關注,但這些癥狀并非血脂異常所特有,不能作為判斷依據。
匯集中醫養生智慧的“通絡養生八字經”通絡、養精、動形、靜神,倡導通過綜合性的生活方式管理來維護身體健康,為日常血脂管理提供了健康建議。
保持絡脈通暢,調理三臟功能
中醫對“膏”“脂”的認識歷史悠久,認為其代謝與脾、腎、肝三臟功能密切相關。脾主運化,若功能失常,水谷精微難以正常輸布,易生痰濕,影響膏脂代謝;腎為先天之本,若腎氣虧虛,可致津液精血的轉化與運行不暢;肝主疏泄,若肝氣郁滯,也可能影響氣血津液的正常運行。三臟功能協調,有助于維持身體代謝的整體平衡。
當三臟功能失調,氣血津液運化失常,可能會形成濕濁、痰凝、瘀血等阻滯絡脈。中醫“通絡”理論認為,絡脈不僅是氣血流通的通道,也是全身臟腑組織的有機組成部分,只有絡脈通暢,才能氣血流行正常,維持五臟六腑的正常功能。
因此,保持絡脈通暢,調理脾、肝、腎三臟功能,是促進血脂代謝的重要途徑。基于此,以嶺健康研發了以嶺牌怡夢飲料,這款產品以滋補肝腎、健脾祛濕、寧心安神為原則,精選桑椹、酸棗、陳皮、茯苓、菊花五種藥食同源的藥材,旨在為消費者提供一種可以調節血脂、改善睡眠的健康選擇。

養成定時定量、不過饑過飽的飲食習慣
在“通絡養生八字經”中,飲食調護是未病先防、血脂管理的重要一環。飲食失節,長期過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會損傷脾胃,致使脾胃運化失職,這是導致血脂異常的重要因素。
日常飲食應遵循少鹽、少油、少糖的原則,盡量避免反式脂肪酸攝入,提高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比例,多攝入粗糧和新鮮蔬菜水果,減少油炸食品和甜食的攝入。同時,養成定時定量、不過饑過飽的飲食習慣,有助于維持脾胃正常運化功能促進血脂代謝平衡。
選擇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動
“動形”理論強調“體欲常勞,勞勿過極”。作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規律且適度的運動有助于促進能量消耗,對維持正常的脂質代謝具有積極作用。同時,運動還有助于氣血流通,對維持身體各項機能的平穩運行有益。
建議根據個人身體狀況和興趣,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如快走、游泳、騎車等,并可將有氧運動與抗阻訓練、柔韌性訓練相結合。
對于中老年人,建議選擇動作相對柔和、節奏舒緩的鍛煉方式。由以嶺健康創編的中華通絡操,吸收了中國傳統導引養生功法的一些特點,融合舞蹈、武術等元素,動作舒展,節奏適中,可作為中老年人日常鍛煉的一種選擇。
保持心情舒暢、心態平和
“靜神”理論強調通過心理調適與情緒管理,實現身心的整體平衡與和諧。中醫認為,不良情緒可能影響肝的疏泄功能,導致氣機不暢,從而可能對身體的脂質代謝產生不利影響。
因此,保持心情舒暢與心態平和,有助于肝氣的疏泄,對維持身體代謝功能的穩定具有積極作用。日常生活中,可以嘗試通過音樂、閱讀、冥想等多種方式調節情緒,為維護身心健康創造有利條件。
養成按時就寢、早起的好習慣
作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律作息與充足睡眠對維持身體各項代謝功能的平穩運行具有積極作用。中醫“靜神”理論認為,睡前思慮過度可能影響入睡,心神安寧有助于獲得高質量睡眠,而作息不規律也可能對身體的正常生理節律產生不利影響。
因此,建議養成按時就寢、規律起床的習慣,并注意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為身體健康打下良好基礎。
預防勝于治療。通過建立包括合理飲食、適度運動、情緒調節和規律作息在內的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維持身體代謝功能的整體平衡。在中醫養生理論的指導下,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身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健康管理方法。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