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遇上中秋,假期長達8天,大家的日程被旅行、聚會、宅家追劇等“吃喝玩樂”的安排填滿,愜意享受難得的“撒歡”時光。然而,每逢長假,總有不少朋友被感冒等呼吸道問題困擾。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曬出自己“中招”的經歷——鼻塞、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癥狀纏身,引發了眾多共鳴。為何假期里呼吸道疾病容易找上門?我們又該如何在享受假期的同時,守護好呼吸道的健康防線?
假期為何成了呼吸道疾病的“溫床”?
假期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方面,與生活節奏的驟然改變密切相關。經過一段規律的工作或學習,身體已經建立起穩定的生物節律與免疫平衡。一旦進入假期,許多人會不自覺地進入“報復性放松”狀態——熬夜娛樂、旅途勞頓、頻繁穿梭于人群密集的場所,這種作息上的劇烈波動會直接導致免疫力下降,使身體抵御病毒的能力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假期里飲食往往更加豐盛,辛辣、油膩、高糖的食物以及酒精的攝入,容易刺激呼吸道黏膜,引發“上火”,進一步降低了局部的防御能力。此外,十一假期,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 “早晚涼、正午暖” 的溫差高峰期,部分地區單日溫差可達 10℃以上,容易降低免疫力。
與此同時,假期中的人群聚集無形中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風險。無論是車站、景區,還是餐廳、影院,這些密閉的空間都為病原體的傳播提供了條件。
守住健康防線,歡度無憂假期
要打破這種一放假就生病的“魔咒”,我們需要在享受假期的同時,多一份對健康的守護。
假期生活中,盡量維持相對規律的作息,保證必要的休息與睡眠;出入人群密集場所時,建議佩戴好口罩,并勤洗手;在飲食方面,可以在大餐之間搭配清淡的食物,多飲用溫水,適當吃些梨、銀耳等潤肺的食材,幫助身體維持平衡;旅行外出時應關注目的地天氣,及時增減衣物,并注意居住環境的通風換氣,減少環境對呼吸道的刺激。
出現癥狀莫慌張,及時處理早康復
若出現感冒咽痛、流涕等不適癥狀,務必引起重視。針對假期常見的呼吸道不適,相關專家也給出了四個實用建議。
一要多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幫助身體恢復。成年人保證每日 7-8 小時的優質睡眠,若外出游玩感到疲勞,可通過15-20分鐘的短暫小憩恢復精力。
二要多喝水,清淡飲食。每天飲用1500-2000毫升溫水,避免用奶茶、飲料替代白開水,以維持呼吸道黏膜濕潤;多吃新鮮蔬果、瘦肉雞蛋,少吃油炸、辛辣食物。
三要對癥治療,緩解癥狀。比如中成藥連花清瘟,對于咽干咽痛、發熱、頭痛、咳嗽、鼻塞流涕、肌肉酸痛等多種感冒、流感癥狀均有良好療效,不會引起嗜睡,而且還添加了具有改善機體免疫功能的紅景天,有利于提高抗病能力,加快病情恢復。
四要做好癥狀的監測,每日留意體溫、癥狀變化。若出現發熱持續3天以上不退、咳嗽加重影響呼吸、胸悶等情況,需及時前往醫院就診,避免延誤病情。
健康是享受一切歡樂的前提。在假期的歡歌笑語與放松自在之間,關鍵在于把握放松不放縱的尺度,日常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出現癥狀及時治療。唯有讓放松與健康同頻,才能真正享受長假的愜意,帶著飽滿的狀態回歸日常生活。
(責任編輯:華康)